近日有媒体报道,30岁女子坐11小时飞机后心跳骤停猝死,经检查发现,原因竟是“经济舱综合征”。
“经济舱综合征”是指因长时间处于狭小空间(如飞机经济舱)缺乏活动,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,血栓脱落后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病症。“很多人以为‘经济舱综合征’—— 肺动脉栓塞只和坐飞机有关,其实不然。” 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主任何旭强调,长期卧床、久坐等导致肢体活动大幅减少的情况,都可能让肺栓塞找上门来。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在肺栓塞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,前不久又成功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一名患者的生命。
75岁的张奶奶近段时间因为身体不适,日常活动量明显减少,随后她出现了右下肢肿胀,但因有右下肢静脉曲张病史,张奶奶和家人都没怎么重视。令人意外的是,张奶奶在上厕所时突发胸痛、呼吸困难,所幸家人发现及时,立即将张奶奶送至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进行治疗。
接诊的何旭结合张奶奶的症状和病史,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,高度怀疑张奶奶发生了肺栓塞,迅速安排了相关检查。结果出来后,确诊为急性大面积肺栓塞——这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症,稍有延误就可能危及生命。
面对紧急状况,何旭带领介入血管科团队迅速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,立即为张奶奶进行了急诊下肢静脉造影+经皮肺动脉取栓术+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,手术顺利,张奶奶转危为安。转回病房后,在全体医护的努力下,张奶奶恢复良好,上周四康复出院。
展开剩余58%肺栓塞为什么会引起下肢肿胀?何旭介绍,肺动脉栓塞(PE)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引起的疾病,其中最常见的栓子是血栓(占90%以上),而这些血栓绝大多数来自下肢深静脉。下肢深静脉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,会随血流“漂移”,最终阻塞肺动脉,形成肺栓塞。
肺动脉栓塞在临床并不罕见,也常常作为“经济舱综合征”而为人熟知,发病的核心是血液高凝、血流缓慢或血管损伤(血栓形成三要素),以下人群更不能掉以轻心:
1.长期卧床/久坐者(如术后、骨折、瘫痪、长途旅行);2.手术或创伤后(尤其是骨科、妇科大手术);3.妊娠期/产后女性(激素变化+子宫压迫静脉);4.高龄(≥60岁,血管弹性下降);5.肥胖(BMI≥30)、吸烟、糖尿病、高血压患者;6.肿瘤患者(肿瘤可释放促凝物质);7.有血栓病史或家族史者。
何旭介绍,肺栓塞固然可怕,出现以下“信号”时及时就医,可通过增强CT、心脏超声等医学技术诊断,早发现早治疗:
1.呼吸困难(最常见,活动后加重);2.胸痛(多为胸膜炎性疼痛,深呼吸时加重);3.咯血(通常少量);4.不明原因的晕厥(可能是大面积栓塞导致脑供血不足);5.下肢单侧肿胀、疼痛(提示存在深静脉血栓,是肺栓塞的 “预警信号”);6.心率加快(静息心率>100次/分);7.轻微咳嗽、胸闷(活动后尤为明显)。
何旭介绍,日常预防(尤其是避免久坐)能显著降低肺栓塞风险,核心是避免血栓形成,普通人群可采取以下措施:
1.多动少静:避免久坐,定时伸展下肢、走动;2.健康生活:控制体重、戒烟、限酒,降低血液高凝风险;3.保护血管:避免下肢受伤(血管损伤易引发血栓),穿宽松衣物(避免压迫静脉);4.高危场景预防:术后/长期卧床者,可在医生指导下穿弹力袜(促进下肢血流);5.遵循医嘱:血栓病史、高凝血症患者,需按医生要求服用抗凝药物,不可擅自停药。
通讯员 曹慧慧 刘春兴
南京晨报/爱南京记者 钱鸣
发布于:江苏省亚金配资-股票可以加杠杆的平台-线上股票配资平台查询官网-炒股交流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